从“招商引资”向“择商选资”、从“看产值”转向“看新质”、从“引单点”升级为“育链条”。近年来,高台县立足能源禀赋,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、新型储能基地、河西走廊绿电消纳基地,锚定新质生产力精准发力,“绿色+智能”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煤炭,这一传统能源,常被贴上“污染”的标签。然而,在位于高台县南华工业园区的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,煤炭正逐步实现从传统燃料到清洁能源的华丽转身。走进公司生产区域,管网交织、蜿蜒其间,加氢、汽化、公辅、空分等一系列装置高效运转,在机械轰鸣声中,构建起一条资源循环利用、能源逐级再生的绿色产业链,将黑色的“工业粮食”转化为清洁油品与高附加值化工产品,为高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注入强劲而稳健的工业力量。“目前由我们兰能化公司牵头实施的产业链项目有14个,已经建成的6个,在建的是3个,规划的有5个,14个项目一旦建成后,会形成产业链的闭环,把原料要吃干榨净,全部变废为宝。”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部长崔超介绍道。
连日来,同样位于南华工业园区的北京万界(高台)智算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.6亿元,建设2万平方米智算中心,采购算力服务器、算力资源以及组网交换系统、安全系统等核心设备。项目建成后可推进高台县智慧政务、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工业等加速发展,为行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,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“按照施工计划9月30号完成建筑主体,然后下一步就进行二次安装,还有电器安装,预计在12月底完成机电安装。”北京万界(高台)智算中心项目经理赵永生说。
高台县作为全国太阳能最充裕的地区之一,优越的气候条件,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。由杭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崖子滩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是全市“十四五”首批光电指标首个并网发电的项目,总投资8.4亿元。据了解,该项目运行周期25年,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.66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.79万吨,烟尘约17.32万吨,二氧化硫约43.32万吨。“2022年12月30日并网发电,截止目前发电量累计6.96亿千瓦时,收益是1.3亿元。”高台杭泰200兆瓦光伏电站站长陈祎说道。
近年来,高台县坚持“强龙头、补链条、聚集群”的发展思路,鼓励传统制造业实施技改,引导支持企业谋划新型储能、数字工厂等项目,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,新增规上企业4户,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,全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加快推进500万千瓦外送基地、450万千瓦第三批“沙戈荒”大基地及“十四五”第三批新能源等项目,10万千瓦光电项目建成并网,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71.7万千瓦;风机叶片、塔筒制造等生产企业全负荷运行,储能设备制造、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加快推进,全方位拓展绿电消纳场景,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强劲。“1-7月,49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.6亿元,同比增长19.2%,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15个季度位居全市前列。”高台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副局长王建兵表示。